具有百年歷史的新化老街,在日治時期是通往府城的交通樞紐,人潮絡繹不絕;老街上一整排保存完好的Art Deco建築,不難想像昔日繁華歲月。坐落在老街上的「立賀佇遮」和「謝謝,不廢」,分別是餐飲空間和無包裝商店,看似截然不同的商業空間,卻有著相同的減塑與環保理念,他們透過不廢循環餐盒計畫、杯盒租借計畫等,以行動實踐循環永續生活。
百年老屋活化 進駐台式餐飲、無包裝商店
「立賀佇遮」店長簡珮如是台南媳婦,她從廚藝精湛的退休總鋪師公公身上,學會製作美味的手工醬料,並以「立賀」為品牌名稱在網路販售。2019年,「立賀」由網路轉為實體店面進駐新化老街,除了販售手工醬料之外,店內也提供養生飲品、台式麵食、點心以及下午茶等餐飲。
「謝謝,不廢」共同創辦人吳品瑩對老房子情有獨鍾,在老屋裡面經營一間推廣不廢、減塑等理念的商店,是埋藏在她心中許久的想法。2021年5月,吳品瑩因緣際會下來到這棟老屋,成立了新化第一間無包裝商店,店內販售食品、純素保養品、文創小物等生活雜貨。
「立賀佇遮」和「謝謝,不廢」先後進駐新化老街上的二層樓百年老屋。除了將破舊的地方修補之外,其餘的部分盡可能保持老屋原貌,能用的家具也保留下來。兩家店的店長因為同是租戶而日益熟悉,也因為彼此對於環保生活、食農教育等議題的理念十分契合,於是從單純的「鄰居」關係,發展成為合作夥伴。他們共同經營YouTube頻道《哩賀!不廢生活~》,製作拍攝以食農教育、環保實驗以及食譜分享等主題的影片,傳遞不廢和減塑的「輕量化生活」。
廚餘變成有機肥 產品包材重複利用
「謝謝,不廢」進駐老屋之後,簡珮如跟著他們學習做垃圾分類,把店內的廢棄物分門別類歸納好。「廚餘如果丟進焚化爐,會讓爐內溫度降低,必須消耗功率才能把溫度提高。此外,廚餘不易燃燒也會增加焚化爐的負荷能量。」自從「謝謝,不廢」添購一台廚餘機之後,「立賀佇遮」的果皮菜葉和廚餘全部都拿到樓下處理,經過處理的廚餘會成為乾燥的粉狀物,變成餐廳菜園裡的有機肥料。
和餐飲空間相比,「謝謝,不廢」的廢棄物明顯較少。吳品瑩說,店裡的廢棄物幾乎都是收貨之後拆除的包裝材料,例如紙箱、大型塑膠袋、防撞條等,這些使用過的包裝材料會再轉送給其他有需要的機構,或是提供給「立賀佇遮」作為宅配商品的包裝或防撞素材,讓它們重複利用。
循環容器讓垃圾減量 不廢從日常生活做起
盛裝在餐盒中的紅麴豬腳和豆菜麵,色香味俱全令人忍不住垂涎,這是「立賀佇遮」與「謝謝,不廢」共同推出的「不廢循環餐盒」其中一道菜色。「以前承辦旅遊活動時,用餐結束後都會有數百個以上的免洗餐盒、飲料瓶罐被丟棄。」吳品瑩說起推動不廢循環餐盒計畫和杯盒計畫的動機,希望從生活中推廣不廢和減塑理念,減少垃圾的產生。
「不廢循環餐盒推出後,獲得許多客人的支持,還有一間企業每月舉辦蔬食日的時候,也特別採購不廢循環餐盒。」簡珮如表示,因為這項計畫增加了一些新的客層,這些有著相同理念的消費者都成為黏著度很高的忠實顧客。「新化,是一個起點,未來將會拓展到其他社區和台南以外的縣市。」吳品瑩說,之後仍會持續藉由各式活動分享不廢理念,讓更多人從生活中認識綠色生活與循環經濟。
主編 / 陳彥諺;文字 / 張煥鵬;攝影 / 吳巧愉
關於 責任編輯 / 林英華
文字耕耘者,喜歡爬山,迷戀登山過程中那股艱辛卻仍要前行的決心,應與實踐環保之路不謀而合。正攀越「循環經濟」這座大山,請多多指教。
關於 回歸專欄
發揮群運環保「藉由理清,讓生活更好」的精神,以循環概念看見生活的原點,了解循環經濟與清運業務於生活的重要關聯。
關於 群運環保
成立於1992年。多年來以專業的環保知識與技能,提供廢棄物清運服務,為南部清運業代表廠商。秉持著「一間好企業,必須推動社會往前」的理念,以自身環保專業出發,期能激起台灣社會對於「循環經濟」的重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