秉持著健康、環保與愛的初衷,一對母女共同打造「漫步維根」,這間純素餐廳提供無蛋奶的蔬食料理和甜點,透過美味的食物,傳遞友善環境、愛護動物的理念,期盼世界永續美好。
「媽媽,我們來開一間『幸福』的早午餐店。」漫步維根主理人陳淑媛提起開店起因,源於女兒Ruru的一句話。接觸身心靈課程和自然有機飲食多年的她,內心一直想要分享正向的學習經驗。女兒提議開店之後,陳淑媛認為藉由開店推廣對健康和環境有益的有機飲食,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。此外,純素飲食完全無肉,也是一種護生的行為,於是母女倆以「健康、環保、愛」為理念,開了一間主打天然、健康的純素餐飲空間。
支持友善耕作小農 有機食材吃的健康
漫步維根開業邁入第三年,陳淑媛發現店內的年輕客群有增加的趨勢,有一半以上都是年輕面孔。她好奇地詢問客人吃素的原因,這才發現大部分的年輕人成為素食主義者,並不是為了養生或宗教因素,純粹是被好吃的甜點和料理所吸引;另一個原因,就是他們都非常愛護動物,所以選擇對動物友善的無肉料理。
為了讓顧客吃的安心、吃的健康,漫步維根的食材大多以友善耕作、不噴灑農藥和化肥的有機或更耕種作物為主。「店內食材大多購自於里仁門市通路、有機小農市集,餐點的醬汁也都是自己製作,不使用加工調理包。」陳淑媛對於食材來源嚴格控管,希望每一位客人都能安心享用美食。「一定要用有機的嗎?」經營一間店並不容易,疫情更讓餐飲業受到嚴重衝擊。Ruru曾經不解地問,為何堅持要用成本比較貴的有機食材?「因為我們的初衷就是要讓客人吃的健康。」陳淑媛說,吃進好食物,身體就會給予回饋,很多客人都是最佳見證,所以對的事情一定要堅持。
使用公平貿易食材 連甜點也不加蛋奶
以穀物、蔬果和植物性蛋白為主要食材的佛陀碗,色彩繽紛、營養價值豐富,是店內很受歡迎的主食。自製青醬搭配鮮菇、時蔬製作而成的義大利麵和燉飯,也是人氣餐點。除了義式餐點之外,店內也提供麻辣燙、豆乳味噌蕎麥拉麵以及隱藏版的無菜單料理。「店裡的甜點和披薩,也都不含蛋奶,全部都是Ruru研發的。」陳淑媛對於女兒的手藝讚不絕口。
「把堅果打成泥狀,就會有奶製品的效果,雞蛋則用有機豆腐替代。」Ruru不吝分享不加奶蛋也能製作好吃甜點的秘訣。其中一道非常受喜愛的甜心豆腐布朗尼,以有機豆腐為原料,搭配公平貿易可可豆和可可粉,是一道健康又美味的幸福甜點。
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讓世界更美好
漫步維根的LOGO是Q版的北極熊,頭上還有一棵小草。「牠是吃素的北極熊。」陳淑媛笑說LOGO的設計構想。全球氣候變遷讓北極熊的生存環境日益艱困,少肉多蔬食的方式對於減少碳排有一定的助益,因此吃素漸漸形成一種趨勢。陳淑媛說,透過飲食方式的改變,確實能夠讓環境變得更好。例如不使用農藥和化肥的農產品,不會汙染土地和環境;選擇在地食材,可以減少長途運輸產生的碳排量。
「為了減塑,店裡會儘量重複利用塑膠袋,並使用環保盒分裝和保存食材;我們也不提供客人塑膠袋,會鼓勵客人自備購物袋。」開店至今,漫步維根持續以行動支持環境友善,店內的紙類或可回收廢棄物,都會交給專人回收處理,廚房的油水分離槽確實做好廚餘回收工作。陳淑媛認為,經營素食餐廳很辛苦,過程也遇到許多挑戰,母女倆都當作是一種學習,希望透過美味的純素料理,帶給更多人健康與幸福,也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。
主編 / 陳彥諺;文字 / 張煥鵬;攝影 / 林佳萱
關於 責任編輯 / 吳怡君
在台灣持續探索環境議題的異鄉人。對未來的憧憬是住在漁港,每天快樂地開著一台裝滿了海產的小貨車。
關於 回歸專欄
發揮群運環保「藉由理清,讓生活更好」的精神,以循環概念看見生活的原點,了解循環經濟與清運業務於生活的重要關聯。
關於 群運環保
成立於1992年。多年來以專業的環保知識與技能,提供廢棄物清運服務,為南部清運業代表廠商。秉持著「一間好企業,必須推動社會往前」的理念,以自身環保專業出發,期能激起台灣社會對於「循環經濟」的重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