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承百年的祖傳肉燥,源自於度小月擔仔麵。「帆船食品廠」把台式經典肉燥製成百搭的佐料醬汁,更與時俱進推出無肉的「DAAMI」純油蔥和蔬食肉燥麵,以美味蔬食響應低碳綠色飲食行動。
「帆船商標是緬懷祖先捕魚情景勾勒出的畫作,包裝上的廟埕圖案,則是重現第一代在廟前廣場擺攤賣麵的場景。」帆船食品廠老闆娘張秀蘭訴說著傳承四代的品牌故事,以及產品商標和包裝的設計構想。度小月擔仔麵是擁有百年歷史的府城美食,如今的知名度更是傳遍海外。度小月的第一代其實以捕魚為生,海象不佳的季節無法捕魚,便挑著扁擔到水仙宮外圍市場賣麵,藉此度過「小月」,攤前燈籠上就寫著「度小月擔仔麵」,以此為招牌。

百年擔仔麵的背後精神 遇到困難想辦法撐過去
最初賣麵是為了多賺一點額外收入,度過無法出海捕魚的艱困日子。沒想到擔仔麵的口味獨到,非常受到客人喜愛。漸漸地,「度小月擔仔麵」闖出名號,後來直接轉行專心賣麵,不再捕魚了。到了第二代以後,度小月擔仔麵有了定點的店面營業,再也不用挑擔叫賣了。
「遇到困難的時候,就要想辦法撐過去下。」張秀蘭說,「度小月」是一種堅持下去、永不放棄的精神,唯有突破難關,未來才有好生活。帆船食品廠二年前更換新包裝時,便把第一代在廟埕擺攤的情境印製在罐頭外觀,傳遞度小月背後的故事與意涵。「我的公公是度小月第三代,他意識到要進步就不能原地踏步。」1991年,度小月擴大營業,更購地建立帆船食品廠,把名聞遐邇的度小月肉燥製作成罐頭。

張秀蘭說,度小月是許多海外客人懷念的味道。近十年來,第四代讓度小月走出台灣,陸續在北京、澳門、香港、加拿大多倫多等地拓點,希望把道地的台南傳統美味飄香全世界。此外,帆船食品廠也持續改善製程,2013 年獲得HACCP食品安全管制系統認證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系統標準認證。
挑選在地食材縮短食物里程 低碳飲食愛護地球
「DAAMI」(擔仔麵的諧音)是帆船食品廠全新推出的系列產品,其中一款純油蔥以台南沿海生產的紅蔥頭為原料,切片後以芥花油油炸,完全沒有任何調味,可以直接加入飯、麵或青菜裡。「過多的調味和添加物,會讓人忘記食物真實的味道。」張秀蘭說,台灣的農產品擁有極佳品質,好比台南沿海一帶種植的紅蔥頭,因為長年日照充足,加上土壤含鹽量較高,所以它有一種天然的香氣和甜味,無須調味就能吃到最好的味道。

另一款很受歡迎的DAAMI蔬食肉燥麵,以油蔥和白木耳製成的素肉燥,香氣和口感均不輸給真實的肉燥,再搭配台南關廟的Q彈麵體,相當受到消費者的喜愛。張秀蘭說,一直以來,度小月擔仔麵的肉燥都使用在地新鮮溫體豬,早年並沒有食物里程的觀念,堅持使用在地食材的原因,就是方便控管食材的新鮮度和品質。當全球環保意識抬頭,越來越多人推廣食物里程越短、越低碳的同時,帆船食品廠更會持續堅持選用在地的好食材。

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持續參與公益與環保
這些年來,帆船食品廠積極參與各項公益與環保,善盡企業社會責任。「能力做得到的地方,就盡力把它做好。」張秀蘭說,只要把食材控管好,自然就不會產生多餘的下腳料,紅蔥頭的外皮和去除的頭尾,全部都可以變成自然堆肥,回歸土地。廚房進貨拆卸後留下的包材和紙箱,都會分類後當作回收廢棄物處理。

在產品包裝設計,也朝著簡單、減塑為原則。不要有過多包裝為原則。其中一款印著身心障礙青年畫作的茄芷袋,就是結合環保與公益的包裝袋。許多細節都可以看見帆船食品廠對於環境與公益的回饋。
主編 / 陳彥諺;文字 / 張煥鵬;攝影 / 李文成
關於 責任編輯 / 吳怡君
在台灣持續探索環境議題的異鄉人。對未來的憧憬是住在漁港,每天快樂地開著一台裝滿了海產的小貨車。
關於 回歸專欄
發揮群運環保「藉由理清,讓生活更好」的精神,以循環概念看見生活的原點,了解循環經濟與清運業務於生活的重要關聯。
關於 群運環保
成立於1992年。多年來以專業的環保知識與技能,提供廢棄物清運服務,為南部清運業代表廠商。秉持著「一間好企業,必須推動社會往前」的理念,以自身環保專業出發,期能激起台灣社會對於「循環經濟」的重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