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日.鳥瞰
From Smoky Eyes to Sharp Talons:
Taiwan's Black-Winged Kite, Against Rodents in the Rice Fields
スモーキーメイクをした赤い目の猛禽、農耕地でネズミ捕りの名手——
台湾の希少な留鳥である「カタグロトビ」
臉上一雙血紅眼睛 平常以小型鼠類為食
黑翅鳶,學名:Elanus caeruleus vociferus (J.Latham, 1790)。屬小型鳶,體長約31至37公分,身型如常見鴿子大小。全身為醒目的黑白兩色,成鳥有明顯的紅眼睛,眼睛下有黑色的眼線,看起來似煙燻妝。黑翅鳶習慣飛行於田間,以小型鼠類為食,例如小黃腹鼠、田鼷鼠。偶爾會站在枝頭或電線上,靜待獵物出現。
選擇台灣定居繁殖 出現在各大開闊平原
在草原、沙漠及農地,常常能夠看到黑翅鳶身影,牠們會選擇在這些地方定居覓食、繁衍後代。黑翅鳶原先分佈在台灣西南部,如台南以北、彰化以南的近海平原。自2000年以來,黑翅鳶有明顯往南北及東部拓展的趨勢,新竹、桃園、屏東、花蓮等地方,都有零星繁殖或出現的記錄。牠們來台灣繁殖擴散,被認為是自然移動所致,所以不被定義作入侵種。
為黑翅鳶搭設棲架 讓牠們有歇息的地方
由於黑翅鳶主要以小型鼠類為食,吸引黑翅鳶來繁殖覓食,可減少使用老鼠藥、達到生物防治。屏科大實驗團隊,更因此引進了猛禽棲架,讓黑翅鳶可在制高點停棲休息、喘口氣,藉此吸引牠們的同類在田間棲居停留,捕捉老鼠。
主編 / 陳彥諺;文字 / 麥智軒;攝影 / 王文德總裁
關於 攝影 / 王文德總裁
前美國惠氏藥廠台灣分公司總裁。前台灣惠氏董事長。退休後投入攝影,近年更累積豐富的飛羽攝影作品,不吝與大眾分享台灣飛羽的美。他相信在健康、樂活和攝影的領域裡,所有人都能擁有幸福的未來!
關於 責任編輯 / 麥智軒
文字工作者,八年級生,現定居於台南。假日喜歡踏青散步、看電影。平常拖延的時候,會認真打掃房間裡的每個角落。
關於 回歸專欄特輯「鳥瞰綠城」
回歸專欄發揮「藉由理清,讓生活更好」的精神,以永續概念看見生活的原點。有感公司經營與愛護環境之間的密切關係,群運環保持續關注環境保護,也付諸行動,藉「鳥瞰綠城」特輯,分享土地的美好、邀請更多朋友一同關懷我們的島嶼。
關於 群運環保
成立於1992年。多年來以專業的環保知識與技能,提供廢棄物清運服務,為南部清運業代表廠商。秉持著「一間好企業,必須推動社會往前」的理念,以自身環保專業出發,期能激起台灣社會對於「循環經濟」的重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