別看牠外表可愛,其實是兇猛的捕食者——台灣稀有迷鳥「草原灰伯勞」
草原灰伯勞,學名:Lanius excubitor pallidirostris (J. Cassin, 1851),為灰伯勞科小型雀鳥。體長約25公分,頭頂至尾上覆羽呈灰色,眼睛外緣有黑斑,可與楔尾伯勞做區隔。生性兇猛,嘴喙強壯有力,會以昆蟲、魚類等小型動物為食。草原灰伯勞習慣停留在樹頂,一旦在地面發現獵物,便會迅速捕獲,並穿刺在尖銳的樹枝上。
草原灰伯勞,學名:Lanius excubitor pallidirostris (J. Cassin, 1851),為灰伯勞科小型雀鳥。體長約25公分,頭頂至尾上覆羽呈灰色,眼睛外緣有黑斑,可與楔尾伯勞做區隔。生性兇猛,嘴喙強壯有力,會以昆蟲、魚類等小型動物為食。草原灰伯勞習慣停留在樹頂,一旦在地面發現獵物,便會迅速捕獲,並穿刺在尖銳的樹枝上。
草鴞,學名:Tytolongimembris pithecops(Swinhoe, 1866),是一種瀕臨絕種的貓頭鷹。草鴞的頭部外緣有一圈黃白色條紋,讓牠的臉呈現出明顯心型,乍看之下酷似猴臉,鳥友稱之為「猴面鷹」。草鴞屬於夜行性猛禽,以老鼠、野兔等小動物為食,白天大多躲藏在隱密草叢休息,直到日落才開始外出覓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