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淺山最易見的猛禽,晴空翱翔好威風——捕蛇高手「大冠鷲」
大冠鷲,學名:Spilornis cheela (Latham, 1790),由於以蛇類為主食,因此又有「蛇雕」、「蛇鷹」之稱。大冠鷲是台灣常見的中大型猛禽,身長約55至75公分,展翅可達170公分。成鳥全身羽色呈深褐色,頭頂有黑色羽冠、胸腹部有白色圓斑,眼部和喙的基部及腳均為黃色。除了捕食蛇之外,也以蜥蜴、蛙類、鳥類和鼴鼠等為食。
大冠鷲,學名:Spilornis cheela (Latham, 1790),由於以蛇類為主食,因此又有「蛇雕」、「蛇鷹」之稱。大冠鷲是台灣常見的中大型猛禽,身長約55至75公分,展翅可達170公分。成鳥全身羽色呈深褐色,頭頂有黑色羽冠、胸腹部有白色圓斑,眼部和喙的基部及腳均為黃色。除了捕食蛇之外,也以蜥蜴、蛙類、鳥類和鼴鼠等為食。
蜂鷹,學名:Pernis ptilorhynchus orientalis (C. J. Temminck, 1821)。又名東方蜂鷹、雕頭鷹,體長約57至60公分,屬中等體型的猛禽。蜂鷹頭小頸長,頭部形狀像鴿子,方便鑽進去蜂巢覓食。羽毛能夠抵禦蜜蜂的叮咬,且羽色差異大,每隻個體都有獨特的深淺斑紋組合。蜂鷹生性謹慎隱密,很怕人,在空中飛行時很少原處盤旋,經常直線快速滑翔。繁殖期間,蜂鷹更會低空繞路避開人類。
黑翅鳶,學名:Elanus caeruleus vociferus (J.Latham, 1790)。屬小型鳶,體長約31至37cm,身型如常見鴿子大小。全身為醒目的黑白兩色,成鳥有明顯的紅眼睛,眼睛下有黑色過眼線,看起來似煙燻妝。黑翅鳶習慣飛行於田間,以小型鼠類為食,例如小黃腹鼠、田鼷鼠。偶爾會站在枝頭或電線上,靜待獵物出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