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夏天到漁港,看那梳著龐克髮型的夏候鳥——台灣珍稀野生動物「鳳頭燕鷗」

鳳頭燕鷗,學名:Thalasseus bergii (Linchtenstein, 1823),俗稱大鳳頭燕鷗,為少見的台灣夏候鳥。6 月上旬開始是牠們的繁衍季節,7-9 月是出現的高峰期,10 月左右便會離開。喜歡熱鬧的鳳頭燕鷗,時常成群活動,但會為了保護蛋與幼雛,使用鳥喙攻擊入侵者;外觀上,雌雄形體、毛色皆相同,且成鳥頭部成黑色延伸至過眼線、具有羽冠,迎著風看起來就像擁有一頭時髦的龐克髮型。

Continue Reading這個夏天到漁港,看那梳著龐克髮型的夏候鳥——台灣珍稀野生動物「鳳頭燕鷗」

與人為鄰,唯一棲息在平原的貓頭鷹——台灣特有亞種「草鴞」

草鴞,學名:Tytolongimembris pithecops(Swinhoe, 1866),是一種瀕臨絕種的貓頭鷹。草鴞的頭部外緣有一圈黃白色條紋,讓牠的臉呈現出明顯心型,乍看之下酷似猴臉,鳥友稱之為「猴面鷹」。草鴞屬於夜行性猛禽,以老鼠、野兔等小動物為食,白天大多躲藏在隱密草叢休息,直到日落才開始外出覓食。

Continue Reading與人為鄰,唯一棲息在平原的貓頭鷹——台灣特有亞種「草鴞」

住在高聳的山上,「它」是台灣體形最大的特有種鳥類——仟圓面鈔後的「黑長尾雉」

黑長尾雉,學名:Syrmaticus mikado (Ogilvie-Grant, 1906)。Mikado是天皇的意思,因此又有「帝雉」別稱。雄鳥面部膚色鮮紅,身上的寶藍色羽毛閃著光澤,充滿相間白色橫紋的長尾更是一大特徵;雌鳥全身為橄欖褐色,尾羽具黑色橫斑且較短。現行新台幣千元鈔的背面,便是一對雌雄黑長尾雉的圖案。由於牠們的棲息地位於雲霧環繞的中高海拔森林,一般人鮮少有機會看見本尊。

Continue Reading住在高聳的山上,「它」是台灣體形最大的特有種鳥類——仟圓面鈔後的「黑長尾雉」